close

新演員.jpg

最佳新演員
胡子彤《點五步》
陳宇《只要我長大》
陳庭妮 《失控謊言》
孔維一《八月》
金巴《皮繩上的魂》

《點五步》的胡子彤飾演因年輕氣盛又缺乏引導,一步一步誤入歧途的少年,其實真的是整個故事的悲劇人物。即使他的外型不算特別有觀眾緣,又演出偏混混形象的少年,卻不會讓人感到厭惡,反而會心疼他不小心走錯路。我想是他成功表演出青春活潑的性格,不會覺得他的本質為邪惡的。

《只要我長大》是一部非常令人喜愛的電影,今年我的最愛國片。整部片就是個自然,在導演的指導下,每個演員都自然到不行。本片呈現山區原住民的社區的生活樣貌,也都找了許多原住民演員,全片有許多新演員,可以感覺得到他們是用自己的生命經驗在演出,那種質樸令人感動。也是如此,今年台北電影節新人獎,頒給了《只要我長大》全部共十位新演員,通通有獎。憑著這樣的表演能量,小男孩主角陳宇入圍金馬最佳新人非常合理。13歲的他毫不生澀,彷彿在鏡頭前過著原本的生活。那樂觀活潑的樣貌,在不矯情造作的狀況下,引發了觀眾對於這個角色,乃至於整個原住民的困境,極大的關懷。

過去我並不喜歡電視作品中陳庭妮的表現,有朋友問說她如果演國片你會看嗎,我回答說要看導演是誰,因為好導演會磨戲。《失控謊言》出來時,導演樓一安我很喜歡,當然就去看了。果不其然陳庭妮表現不錯,機靈的女記者,又帶著神秘的過去,一舉一動演技收斂得宜,相較之前偶像劇女主角中粗糙的演技來說,有了大幅的進步。在女主角許瑋甯的精彩演出之下,仍是片中的亮點之一。

《八月》是透過小孩的童年回憶,去勾勒出那個時代、那個地區的人所遇到的事。孩子的天真與成人們的憂愁,強烈對比著。在寫實的手法下,孔維一在鏡頭前維持著屬於他的年紀的樣貌,而不讓人感覺突兀,對10歲的男孩來說很不簡單。他有一個優勢是片子的藝術價值是五人中最高。

《皮繩上的魂》中的金巴讓我想起《賽德克巴萊》的林慶台,都是要拍特定族群中年大叔的故事,特別辦了演員的招募,所以才誕生出中年的新演員。這是一個非常有意境的故事,新演員扛起男主角實屬不易,當情節走到後面越來越有味道時,也感受到男主角明顯的心境變化。當然令人喜愛的女主角和小男孩配角也幫了不少忙。

金馬最佳新演員的評選標準很特別,常常給人不一樣的感受。第50屆的郭書瑤、第48屆的柯震東,甚至是第42屆的周杰倫,有時候他們以演員的未來性做為評選的標準,看好演員的發展而頒獎鼓勵。但那是水準平均時,如果有人表現極強就不用考慮了,比如第51屆的張磊,雖然是視障,未來接其他作品的機會較低,但仍因表現突出獲獎。本屆來看,我覺得算是沒有極強的人,但較有發展性的陳庭妮又感覺不若他人。片子強的孔維一與意境好的金巴或許會是評審選擇,但我個人的話,投給最愛國片《只要我長大》中的陳宇。

新導演.jpg

最佳新導演
程偉豪《紅衣小女孩》
黃進《一念無明》
許學文、歐文傑、黃偉傑《樹大招風》
朱賢哲《白蟻》
張大磊《八月》

去年金馬獎以《保全員之死》奪下最佳創作短片的程偉豪,今年立刻帶來第一部劇情長片作品《紅衣小女孩》。兩部作品看似風格類型不同,但有一點很像的是,作品都大量取材台灣新聞事件,讓台灣觀眾都可以在故事中找到自身經驗。《紅衣小女孩》雖不夠成熟,仍為台灣恐怖驚悚的電影類型帶來了新的嘗試。

《一念無明》的詞來自於佛教術語,是煩惱障。情緒上的煩惱,引發怒火、傷悲,為此許多人經歷了苦難。精神問題應該被重視,無論是透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或是專業性的幫助,但在亞洲社會卻都被忽略,進而引發許多社會問題。本片主角為躁鬱症患者,透過他患病前後所遭遇的事,點出這個應該被關注的議題。患病前,他面臨生活壓力,來自於社會的貧富差距,以及與家人關係不睦;患病後,他不被理解,引發社會歧視,與人更無法正常相處。而除了男主角,母親的憂鬱、父親的不負責任,甚至是哥哥無法對家人付出關懷,也是程度不一的精神問題。黃進在第一部劇情長片就挑戰難題,除了精神病本身,也是探討環境,可感受他對社會的關懷,三個演員也有精采演出,有點可惜是全片情緒過滿,留白太少,期待他未來的成長。

《白蟻》是透過三個角色,戀物癖偷內衣賊、激烈道德指責的目擊者、慾求不滿的單親媽媽,他們深層的慾望,與後來試圖尋求救贖,所構成的故事,是一部非常有趣的電影。覺得還是理解與寬恕,人們因無法壓抑慾望而犯下過錯,也不應將他們排除在自身與社會之外。朱賢哲導演是拍紀錄片的,確實能感受到他在敘事上與技術上捕捉角色情緒的能力。被視為男主角遺珠的吳慷仁真的可惜,慾望、掙扎、恐懼,他的呈現是那樣真實。其實他戲份有點少,或許可以用串連內衣賊與母親故事線的女主角來當唯一主角,其他兩個都報配角的策略。當然我想導演認定他們都是主角。而飾演女主角湯君紅的鐘瑶,外型和演出都有著獨特魅力,很令人喜愛!她的機會真的太少了,而且是屬於演電影比電視適合的型,希望在未來的國片可以多看到她。她與吳慷仁是男女朋友,真是台灣電影圈很有才的伴侶。順道一提,飾演女主角室友的小配角芳婷演技自然也令人印象深刻

說完前三部的心得,這個獎項還是要以入圍最佳劇情片的《樹大招風》與《八月》兩組導演來爭奪。兩部的心得已經寫在最佳劇情片的部分裡,這邊直接來選擇。《八月》的張大磊是今年華語影壇閃亮的星,有點像是去年的畢贛,不過前者是寫實風,後者詩意風。所以張大磊的呼聲頗高。而《樹大招風》的許學文、歐文傑、黃偉傑,則是在香港拍短片受矚目後,杜琪峯幫助栽培而交出作品。他們的作品《樹大招風》非常棒,我覺得是超越《八月》,但由於三人是各自分別拍三段,能完美地融合成一部,可能是監製游乃海與剪接的功力,這方面就比較吃虧。看起來張大磊很有機會奪獎,但我很喜歡《樹大招風》,因此會投許學文、歐文傑和黃偉傑。

男配角.jpg

最佳男配角
秦沛《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
納豆《一路順風》
林柏宏《六弄咖啡館》
曾志偉《一念無明》
林雪《老笠》

秦沛和吳彥姝飾演的老夫妻,是《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這個戲劇化的愛情故事裡,最純樸的一條支線。相知相守的老夫妻,兩位資深演員扮演起來真摯動人。秦沛演出固執但心善的老先生,非常自然。查了一下,秦沛竟然30年前第23屆金馬獎就曾以《天天星期七(癲佬正傳)》得過最佳男配角,我都還沒出生呀!

《一路順風》導演鍾孟宏喜歡用合作過的演員,四部劇情長片作品,演員有許多重複,而四部都出現的,只有戴立忍和納豆。戴立忍演什麼像什麼,好用沒有問題。而納豆,我則是認為鐘導看上他有點不起眼、有點喜感的樣子,非常適合他作品的調性。在這部完全以城市小人物為主角的電影,與許冠文組成小人物老少配,自然是發揮戲分最多的一部,表現也沒有被許冠文吃掉,非常稱職。雖然說是配角,但故事最後,角色內心的悲傷與良善,卻是電影的主旨。

看過《甜蜜殺機》、《缺角一族》的林柏宏演出,雖然不是太困難的腳色,但他的自然演技讓我覺得很有未來性。在《六弄咖啡館》雖然是配角,但其實是敘事者,所以角色的情緒表現,並不輸董子健飾演的主角,甚至可以說,他的演出在故事上比男女主角更增添了本片的可看性。而且男女主角董子健、顏卓靈都入圍過金馬影帝影后,即使如此林柏宏的演出也絲毫不遜色。倒覺得以他的實力,青春熱血的學生已經難不倒他,希望未來可以看到更多其他的嘗試。

身為杜導迷的我,非常喜愛林雪,真的是配角王。《老笠》裡角色各個特色鮮明,個人風格強烈,很適合林雪發揮,荒謬喜劇的角色中要演出質感,並不簡單,但可是林雪的拿手好戲。刻薄的店長唯利是圖,他演起來表情生動,渾身喜感,又不會過度誇張,恰到好處,演技非常老練。

《一念無明》的曾志偉優勢在於整部片描繪他的心路轉折,與余文樂有雙男主角的感覺。一個失職父親的愧疚、懊悔、掙扎、傷悲,到後來的體悟、堅定,角色在故事中非常完整。這樣的戲份交給曾志偉演繹真的再適合不過了,每一場戲都毫無破綻,我會用舒服來形容觀看他的演出。余文樂在這部戲表現得很好,但跟曾同場時,目光都被曾奪去,所以才成為男主角入圍遺珠吧。

雖然老是在想,給林雪一座男配角獎吧,這次的演出也很精采,但《老笠》這部片雖有吸引人之處,整體覺得普普,林雪的機會或許還不在這次。再來喜歡納豆和曾志偉的表現,兩人風格不同很難比較。但在《一念無明》劇情這麼悲的電影,曾志偉的演出仍令我非常享受,所以會投給曾志偉。

女配角.jpg

最佳女配角
吳彥姝《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
劉蓓《一句頂一萬句》
李杏《樓下的房客》
金燕玲《一念無明》
陸弈靜《德布西森林》

《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的吳彥姝在男配角時有提到,而吳詮釋起來的外型、舉止,又比秦沛再更質樸、真實,太符合傳統華人社會中與老爺爺相守的慈祥老奶奶形象。不熟悉這名演員,但會猜想她的性格跟角色差距不大,因為感覺不太到演的痕跡呀。

在看《樓下的房客》時,對李杏的演出是非常驚喜,因為在台灣電影產業環境,女演員為戲露點非常少見,更何況是商業片。更重要的是李杏的演出很放得開與自信,可以看出她對利用身體表演的熟悉,讓詮釋這名角色更加的完整。全片有任達華、李康生、莊凱勛等演技派,李杏卻是角色塑造最成功的,令人驚喜。

金燕玲在《一念無明》裡戲分並不多,但只要一出場,角色的情緒就很吃重。那種長期累積對人生的不滿、病痛折磨的痛楚難耐,隨時崩潰的情緒,幾乎每一場戲都是得獎場。讓人想起去年《醉生夢死》的呂雪鳳,也是場次少,但都讓人印象深刻。查了一下,竟然是第六次入圍女配角,也拿過一次。《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最近才重映,又讓觀眾回味金燕玲25年前的精采演出,多年來都能維持高水準,真不簡單!

《德布西森林》中只有陸弈靜跟桂綸鎂一對母女在森林裡,本來公布入圍前被看好可以雙雙入圍女主女配,結果只有陸弈靜上了。場景只有純粹的森林,也只有兩人對話,而且桂的角色大部分時間都陷入悲傷情緒,陸的角色則引導作為與對話,如果演得不好會讓觀眾覺得尷尬。而陸弈靜不但撐得起,根本是游刃有餘。比較劣勢是因為情節安排,並沒有特別突出的亮點,或是一般說的得獎場,但整體表現太具說服力,還是有機會在第六次入圍第一次獲獎(一次女主五次女配,根本台灣最強女配)

劉蓓在《一句話頂一萬句》飾演的牛愛香在劇情衝突中,做為調和與對照的角色。在男女主角婚姻出問題時,居中協調;鬧到分居時,自己又結了婚;故事後段,又提及她悲傷的滄桑過往。故事的不同階段,面對不同的狀況,可以感受到她人生與演出經驗所提煉出來的演繹。在激動情緒為主的通俗情節中,她無論喜悲都特別有層次。

這次女配角都不錯,我沒有特別喜歡的。金燕玲得獎場多感覺機會大,但覺得收斂的戲份太少。陸弈靜等這麼久了真的很希望她得,又覺得亮點真的太少。最後我決定選擇吳彥姝,因為太像本人的感覺,是不可忽視的動人演出。

男主角.jpg

最佳男主角
梁家輝《寒戰2》
許冠文《一路順風》
張學友《暗色天堂》
范偉《不成問題的問題》
柯震東《再見瓦城》

我只能說梁家輝揣摩角色的能力太強了,演出藝術片與商業片的經驗都非常豐富。《寒戰2》中的李文彬,警察與罪犯間亦正亦邪、領導者與父親身分,在電影本身這麼不出色的情況下還能入圍,足見其功力。

《一路順風》的許冠文有著一個很大的優勢,導演兼編劇的鍾孟宏寫劇本就是想著他寫的!就像剛剛男配角談論到納豆一樣,那種城市裡的小人物,又帶點喜劇氣質,只是更升級,有著長年累積的無奈與滄桑,許冠文也不負導演期望完美地詮釋,畢竟他早在十幾年前,就是小人物喜劇的翹楚。觀眾評審新竹場看完《一路順風》後,上映我又跑去看了,許冠文在片中兩段獨白,第一次看只是覺得精彩,第二次看兩段都讓我淚流不止,平實卻動人的演出。

《暗色天堂》的張學友飾演一個值得人信賴的牧師,他演誠懇真是一流的。而事件爆發後的落魄、數年後的性格轉變、事件發生時的醉態,甚至是影片最後覺悟的神情,也全部精準到位。我以前一直覺得張學友是四大天王中最有演戲天分的,只可惜他專注於歌唱事業,到現在唯一沒得金馬的也只剩他了。若這次稱帝,也算是遲來的肯定。希望他未來可以帶來更多作品。

《不成問題的問題》裡范偉飾演的是丁主任,他做事處處圓融、面面俱到,人非常客氣,講起話來很誠懇。這角色的難處在於不想讓觀眾有好壞評價,他逢迎拍馬,又不致於奸巧小人;他精打細算,又不像心狠手辣;他確有心機,但又感受不出心內的惡意。多一分太壞少一分太弱,演員在演出這樣的角色時,需收斂起表演的痕跡,又能讓角色完整,可以感受范偉的深厚底子。

以前就覺得柯震東的口條與自然演技會是明日之星,但都接商業片,發生爭議後,也許商業演出的機會喪失,轉而嘗試藝術取向的趙德胤導演的片。對於他自己或台灣影壇來說,反而是有所收穫與成長。這次認真花功夫揣摩工人的生活,與緬甸華人的語言,獲得提名相信是很大的鼓舞,也讓台灣影壇看到希望。這樣來看,第48屆最佳新人獎在《賽德克巴萊》眾演員的圍攻下,評審看上了未來性選擇了柯,確實眼光精準。柯的優勢是《再見瓦城》的藝術成就很高,而他也是因素之一,有可能與女主角吳可熙雙雙拿獎。

我會選擇許冠文。太喜歡《一路順風》了,其中許冠文的表現又是片中最棒的片段。看風向我很怕《一路順風》拿不到劇情片跟導演,許冠文一定要保住大獎呀!

女主角.jpg

最佳女主角
許瑋甯《紅衣小女孩》
范冰冰《我不是潘金蓮》
周冬雨《七月與安生》
馬思純《七月與安生》
吳可熙《再見瓦城》

看完《紅衣小女孩》後我第一個心得就是許瑋甯也演太好了吧!她的恐懼、驚嚇、堅決,順利渲染了螢幕前觀眾的情緒。如果說我能隨著劇情的推進而情緒起伏,很大部分是來自於許瑋甯的演技。自第一次的電影作品《相愛的七種設計》(入圍新人獎)令人印象深刻後,去年憑電視劇《16個夏天》獲金鐘獎最佳女配角,今年再繳出《失控謊言》、《紅衣小女孩》兩部電影作品,演出都自然而細緻。以這兩部片加上短片《世紀末的華麗》,獲得台北電影節影后。現在又以藝術獎中較不討好的鬼片類型入圍金馬影后,證明演出實力的堅強,非常期待她往後的作品。

范冰冰曾在第44屆金馬以《心中有鬼》獲得最佳女配角,相隔9年這次挑戰女主角。在《我不是潘金蓮》裡有點像前兩屆入圍者《親愛的》趙薇模式,都是演出與平常形象大不相同的中國農村婦女,操著一口方言,可以看出演員的用心。故事進入後半衝突點,角色的情緒爆發,迸出來震撼到我,可以感受她的入戲之深。

說到揣摩不同方言,吳可熙演趙德胤導演的片都演到要把緬甸華人的方言練成母語一樣流利了,這次在《在見瓦城》裡又多講了一段泰語。而除了語言,揣摩處在最底層的非法移工身分,外在的樣貌舉止,內在的悲苦、無奈、悲傷、掙扎,報導說她為了這個角色在泰國餐廳打工洗碗半年,她的努力確實呈現在表演上,非常完整。兩年前《冰毒》未入圍被視為遺珠(那屆入圍名單太神),這次不但入圍成功,一舉得獎也是大有機會。

《七月與安生》的兩位女主角要一起講。周冬雨飾演的安生是非常討喜的角色,帶點靈性、任性,獨立獨特又充滿活力。相較七月,故事給了安生與周冬雨更多的揮灑空間,前段她恣意散發魅力,迷倒眾觀眾,後段又獨攬悲傷,令眾人心碎。片子前面明顯安生氣場較強,但在火車站離別場後,氣場開始翻轉到七月與馬思純身上。當安生在外面大鳴大放,七月開始堆積壓抑的情緒,每個眼神與動作都在鋪陳。她們一起完成了非常精彩的浴室衝突戲,周冬雨完美地接住了情緒,而馬思純,則是將之前的情緒累積完美爆發,這場戲的其實是七月的主場。對我來說,這場戲從門外走入室內再走入浴室高潮,馬思純真的將聚光燈一場奪回。到後來的形象翻轉,七月這角色遲了安生一些,終於完整。總結來說,周冬雨飾演的安生戲分多空間大,她也演得令人愛不釋手;而馬思純的七月雖然戲分較少,但內斂時更內斂、爆發時更爆發。經編導的改編後,安生是串起全片的主角,而七月則是精神與念想。兩人的演出與兩角色故事的定位,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看完才了解入圍記者會上文天祥所說,評審無法割捨所以兩個都入圍。真的如此,我覺得如果得獎就應該兩個並列,其中一人得獎是不成立的。

呼聲最高的分別是周冬雨跟范冰冰,但我個人不會選范,而周冬雨就像剛剛說的,應該跟馬思純並列。如果成真,會是金馬史上浪漫又美的一段歷史,聽起來好像很夢幻,其實我覺得滿有可能的!不過我個人,還是要選擇吳可熙。《再見瓦城》的後勁很強,回想起吳可熙的演出很令人心碎。只有輸給周馬並列可以接受XD

 

導演.jpg

劇情片.jpg

最佳導演
鍾孟宏《一路順風》
杜琪峯《三人行》
馮小剛《我不是潘金蓮》
曾國祥《七月與安生》
趙德胤《再見瓦城》

最佳劇情片
《一路順風》
《樹大招風》
《我不是潘金蓮》
《再見瓦城》
《八月》

自第49屆金馬獎,最佳導演入圍名額穩定提名五個以來,連續五年最佳劇情片與最佳導演的作品都沒有完全相符。其中第50屆《爸媽不在家》、第51屆《KANO》、《一個勺子》,都是入圍最佳劇情片,而導演入圍最佳新導演。沒有同時入圍最佳劇情片與最佳導演,要拿下其中一項的機率當然比較低,過去二十年來(第33屆~第52屆)僅有3次,都是只拿最佳劇情片而沒入圍最佳導演,分別是第34屆陳可辛的《甜蜜蜜》、第43屆譚家明的《父子》、第50屆陳哲藝的《爸媽不在家》,其中陳哲藝有獲得最佳新導演,所以沒入圍最佳導演是較合理狀況。而作品沒入圍最佳劇情片卻要拿下最佳導演,幾乎不可能。

今年來看,入圍最佳劇情片而沒有入圍最佳導演的是《樹大招風》與《八月》,但因為導演是入圍最佳新導演,所以獲得最佳劇情片的機率其實並不一定比較低。而作品沒有入圍最佳劇情片的最佳導演入圍者,則為《七月與安生》的曾國祥,以及《三人行》的杜琪峯,相對得最佳導演的機率就較低。即使如此,杜琪峯今年入圍最佳導演,已經讓他的入圍次數追平侯孝賢的八次,並列入圍最多紀錄保持人,獲獎的三次也早已經與李行、侯孝賢、許鞍華並列最多次,成就輝煌。或許是今年他專注於幫助三位新導演拍攝《樹大招風》,《三人行》的製作格局是他近年作品中最小的。但劇中警匪醫三方鬥智角力、荒謬的幽默和意外的巧合,銀河映象風格強烈的劇本,再加上最後一場100多名演員自行慢動作的長鏡頭槍戰,槍戰大師杜琪峯又一創新嘗試,觀影過程依舊相當過癮。精采過後,故事中的一字一句,也值得細細品味,從給自身的期許與壓力、執法的道德爭扎,及人與人之間的真誠虛偽,警匪故事帶來的反思,非常杜琪峯。

而由杜琪峯與游乃海監製的《樹大招風》也是非常濃厚的銀河映象風格,同樣以警匪來談故事,只是命題更沉,談的是香港回歸。利用香港三大賊王去改編,由三個杜導要栽培的新導演,分別各編導一個賊王的故事,最後再串連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整合起來非常流暢完整。每個賊王代表了九七前港人面臨回歸的不同心境,林家棟那段描繪香港人想要賭一次大的那種躁動不安的情緒;任賢齊是港人對中國貪汙霸道的官場文化的不適應與抗拒;陳小春那段談再也無法撐起的香港夢。今年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談港人對中國的抗拒的《十年》,因為不夠完整而沒有入圍金馬,但金馬舞臺上有《樹大招風》幫它說出口了。乍看是警匪片,卻有著文藝性質,影片走到後段的每一幕,都感受得到港人命運操之於中國的哀傷。

在談《七月與安生》的曾國祥之前,要講一下《藍色是最溫暖的顏色》。《藍》在坎城奪下了金棕櫚獎,通常獎座只頒發給導演,這次卻一起頒給了兩位女主角,表示導演與兩位演員共同創作了這部片。我也認為《七月與安生》是曾國祥的導演加上周冬雨、馬思純的表演,才塑造出來的作品。當然除了兩位女主角的表演,曾國祥出色的節奏掌握,讓片子順利打動人心。本片風格其實讓我想起出品人之一的陳可辛導演,頗期待曾國祥往後的作品。

《八月》給我的感覺是一部很真誠的電影,真誠地記錄著自己的童年時期,也真誠地對當時的人事物致上敬意。黑白的畫面讓故事更純粹,畢竟在孩童的眼中事情總是簡單點,大人們爭執不下,為的卻是孩子一個幼稚的念頭。而孩子過著平凡無聊的暑假,卻是大人們的難忘的夏天。政策這個東西啊,是人民要面對的命運,只是不是來自於上天。而父親這關廠工人的廠,竟是片廠,離鄉工作,是去拍片。孩子看著,想來,也是這部電影誕生的源頭吧。

我覺得《我不是潘金蓮》講的是理解,是官對民,也是男對女。除了女主角范冰冰飾演的村婦李雪蓮,其他角色多數是官,全部都是男。一層一層的官無法解決李雪蓮的問題,是官對民的不理解,加上前夫、愛慕者,是男對女的不理解。是官對民的壓迫;是社會對女性的壓迫。影片畫面大多在圓框畫方框裡,導演馮小剛說圓是李雪蓮的情,方是官的規矩。影片與故事整體是相當吸引人的,但有兩點問題。首先,即使述說著官沒有真心為李雪蓮著想,但片中的官努力討論的模樣,就我們認識的中國,恐怕是矯情了。而最後李雪蓮吐露的原因,縱使感人,我仍覺得多了,因為原本的理由已經很合理了。這也是我認為馮小剛導演的作品以及他選擇的故事長久下來的問題,總是多了一點。

趙德胤導演在過去資源非常匱乏時,就以成熟的寫實風格,創造許多好作品。更曾以只有六人劇組所拍攝的《冰毒》,入圍最佳導演。這次《再見瓦城》獲得充足的資金挹注,雖然也有觀眾懷念之前略為粗糙的技術所呈現的樸實風格,但整體資源提升確實讓趙導的手法更完整地呈現出來。坐船、坐車、行走的長鏡頭,看似忠實紀錄,卻感受到壓抑中掙扎前行的氛圍。作品後面一場重要的戲,突如其來打破寫實的魔幻手法,震撼觀眾,壓迫反而被描繪得更真實。片子講的是緬甸人在泰國的故事,乍看與台灣無關,但引領故事前進的,卻也是台灣夢。全球化的世界中我們扮演甚麼角色呢?如果場景在台灣,氛圍會有差嗎?而結局,不是導演給的,是環境給的,是世界給的。

一直很喜歡鍾孟宏導演的作品,片中總是在城市舞台上燈光照不到的那些小人物,或奮力或敷衍地表演著。上一部作品《失魂》,在畫面上,達到極致的美;在敘事上,充滿意象。而《一路順風》畫面上沒有《失魂》的刻意捕捉,敘事上更是四部以來最為親近觀眾,但卻散發了更強的能量。他談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關懷,緊密或疏離的關係,在有著暴力、血腥、犯罪、粗話,帶著幽默、荒謬的電影中,卻讓人感覺被溫暖地觸動。而每個角色都被演員詮釋得無懈可擊,每句台詞、每個表情,是那麼樣的適切,導演的安排與掌控令人信服。

《樹大招風》、《再見瓦城》、《一路順風》是我私心最好的三部作品。最佳導演我在趙德胤和鍾孟宏之間真的超難抉擇,而雖然比較喜歡《一路順風》,卻覺得趙德胤在細節掌握上,比較完整,所以選則趙德胤為私心最佳導演。最佳劇情片感覺《再見瓦城》機會很大,我個人反而是在《樹大招風》與《一路順風》之間選。《樹大招風》用警匪談回歸,卻談得如此切合,以今年香港的政治情勢,頒給《樹大招風》會具有時代意義。但《一路順風》真的太令我喜愛了,那種情感的傳遞是我認為電影作品最珍貴的部分,所以最佳劇情片我會投給《一路順風》

看了一下風向,好像跟我私心名單有點差距,其實金馬真的很難預測的,不過試著預測一下,以下列出預測跟私心名單:

獎項 / 預測名單 / 私心名單

最佳新演員 / 孔維一《八月》 / 陳宇《只要我長大》
最佳新導演 / 張大磊《八月》 / 許學文、歐文傑、黃偉傑 《樹大招風》
最佳男配角 / 曾志偉 《一念無明》 / 曾志偉 《一念無明》
最佳女配角 / 金燕玲《一念無明》 / 吳彥姝 《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
最佳女主角 / 周冬雨與馬思純並列《七月與安生》 / 吳可熙 《再見瓦城》
最佳男主角 / 許冠文 《一路順風》 / 許冠文 《一路順風》
最佳導演 / 趙德胤 《再見瓦城》 / 趙德胤 《再見瓦城》
最佳劇情片 / 《再見瓦城》 / 《一路順風》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金馬獎
    全站熱搜

    吳玄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