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客至上!」是這家賣場的宗旨,明明結帳員的作法才符合規定,主管卻順應顧客的要求,讓結帳員下跪道歉。這種「有錢就是老大」的心態不只在於顧客,也在資方,也在資本猖獗的社會。於是資方大筆一揮,就將所有派遣人員解雇。長期雇用的員工,原則上就不應使用派遣人員,惡意使得勞工缺乏應有保障,再不時以「可以轉正職」威脅利誘。有人會說,是他們當初自己要簽的呀,但如果我們去檢視這些員工,單親家庭的母親、經濟困苦、不良環境無法找到其他工作的大學畢業生,老實說他們沒有太多選擇。抗爭後期,公司說有部分員工的合約並無寫明任期,員工回說又不識字也不懂合約。勞雇雙方有著極大不對等的環境,又如何簽下對等合約(讓人想起國道收費員)。
即使在資方極為強勢的韓國,仍可以看出他們的工會教育遠優台灣,臨時組成的工會也立刻就進行了罷工。罷工流程中除了不上工,還要拉出封鎖線,阻止非工會成員上工。於是她們佔領了賣場,不同家庭、不同想法、不同年齡層的各員工夜宿在賣場,加上這些結帳員與清潔員都是女性,互相交流中孕育了美好的情感。面對高牆,雞蛋的團結總是令人感動。但罷工面臨挑戰,資方從內部分化、善用媒體優勢、僱用黑道暴力,原本生活就苦的勞工們咬牙苦撐。是的,終究會有撐不住家庭壓力逕自復工的人,但我們又怎麼忍心苛責單親的惠美(文晶熙),當她的獨子也深受暴力對待。惠美一開始就強勢地要組工會,善熙(廉晶雅)在她的開導下,勞動意識才覺醒。面對惠美復工,善熙一通電話,不責怪,但也傳達了堅持的信念,溫柔而堅強,潸然淚下。
善熙因為忙於抗爭,忽略了照顧家庭,於是兒子(都景秀,應該就是他害我差點看不到本片)跟她翻臉。當然和解戲碼是必然,但本片的母子大和解,特別令人感動,因為是發生在兒子打工遭惡意欠薪,母親幫他爭取回來之後。兒子的諒解,不只是來自於了解父母辛苦,或親情上的羈絆,更多是來自於兒子也成為遭資方惡意壓迫的勞工,因此力挺同樣處境的勞工(母親)。這是一家人的和解,也是階級的和解,勞工挺勞工。兒子可愛的女同學,因家境清寒特別理解他的心情,兩人因此成為好友。一向冷靜理性的女同學面對惡老闆,憤而扔石頭砸門。沒有錢參加校外教學並不影響她的心情,但努力工作而來的成果被資方竊佔她無法忍受。「跟家裡討論後也不會有任何改變。」是否參加校外教學,她其實並沒有選擇的自由,只是相較善熙兒子,她樂觀接受。善熙兒子與母親和解後也決定不去校外教學「反正也有人沒去。」點綴在本片的青春愛戀令人心頭甜滋滋,但小情侶的處境令人心疼。如果我們沒有經濟上的自由,則我們沒有真正的自由,只是成為生產的工具。因此,勞工挺勞工,要回屬於我們的自由。
在善熙下定決心後,一個正常的電影,應該就要走向出奇招,工會大勝利。但由於是改編真實事件,她們依然只有一招,高聲抗議,癱瘓賣場結帳,於是黑道來了(資方暴力)、警察來了(國家暴力)。以她們的人數並不需要,但也許是導演想要其象徵性意義,警察帶來了鎮暴水柱。婦女們,被沖散,復工的員工脫下制服加入,一起衝向水柱。定格,全片結束。真實事件的結果,是工會幹部放棄恢復職務,換取其他成員順利回到公司上班,只有一半的勝利。雞蛋對高牆,勝利從來不是容易的。最後一幕,是團結,是反抗,我們在爭取自由之前,心靈上先要獲得自由。
除了抗爭過程,本片還點綴了許多可愛的橋段,非常令人喜愛的電影。演員部份,主角廉晶雅、文貞熙、金姈愛都是實力派演員,表現精采。而甫以《青春勿語》拿下青龍獎最佳女主角的千禹熙,飾演大學畢業剛出社會的女員工,非常迷人的角色。同樣迷人的還有飾演女同學的Ji-Woo(沒有譯名呀),很有氣質,查了一下才18歲,未來表現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