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馬49  

 

自第49屆金馬獎頒獎典禮結束以來,至今四天了,引起的話題仍餘波盪漾。新聞版面突然充斥著關於金馬獎、華語電影以及台灣電影的報導,包括許多不值得被報導的議題。我不是專業影評人,也不是電影工作者,僅以一個關心金馬獎與台灣電影的普通觀眾,來對這幾天的話題寫下感想,正常能量釋放一下。

金馬獎公正性

這恐怕是最不容質疑的話題,因為金馬獎在華語電影圈地位之所以崇高,及華語影人之所以在意,原因就是金馬獎的公正性。許多人對《神探亨特張》得獎的正當性存疑,尤其是與《奪命金》相較。而從後來的採訪可知,其實票數不過就是八比七,只差一票。加上評審不知投票結果,而唯一知道結果的主席劉德華,也不可能逕自宣布只差一票,重新討論,是否重新討論,評審團在投票之前也一定早有共識。事實上《神探亨特張》本來就是奇片一部,採用拼貼敘事,混合了寫實與浪漫手法,也混合了批判性及趣味性,雖技術不算完全成熟,也被看好有可能是黑馬之一。

由於華語電影發展不如歐美電影成熟,金馬獎時常出現最佳導演與最佳影片不同電影得到的情況,原因在有時所傳達的訊息、意境或感動,最深得評審心的,不一定是技術最純熟的那一部影片。第48屆《賽德克巴萊》反抗與和解的歷史情懷感動評審,細節處理上卻不如《桃姐》細膩;第47屆《當愛來的時候》描述女性的堅強與特殊的親子關係受評審肯定,敘事上卻不如《第四張畫》在唯美中傳遞社會關懷的華麗手法;第43屆《父子》扭曲而令人心碎的父子情擄獲評審的心,調度上卻不如歌舞形式的《如果愛》成熟。所以上述前者都成了最佳劇情片,而後者都奪下最佳導演。回頭來看,令人驚喜的《神探亨特張》,打敗近乎完美、拿下最佳導演的《奪命金》,成為最佳劇情片,就金馬歷史上,並不會那麼難以理解。

關於有人提出政治因素導致金馬獎上台灣電影的慘敗,事實上,評審名單中大都是長年的台灣電影工作者,而在台灣要成為電影工作者,都有其理想性,根本不可能被中國或香港操作。反過來看第47屆金馬獎台灣橫掃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等大獎,難道這些人也認為是政治因素嗎?台灣不得獎說被操作,台灣人得獎又被說是袒護,桂綸鎂奪下本屆影后,以及去年的《賽德克巴萊》奪下最佳劇情片,我都曾聽過有人認為是因為要獎留台灣的言論,而我同樣無法苟同。今年同樣是台灣籍居多,若台灣籍評審要保台灣片,當然不會出現台灣片拿這麼少獎,顯然他們並無放入愛國情緒,僅以藝術表現作評判。所以,台灣得獎多或少,金馬史上並無一定律,端看每年台灣電影及其對手表現,加上多數台灣電影工作者的認同,足以證明金馬獎的公正性。

台灣電影沒得獎不如停辦?

金馬獎雖然是在台灣舉辦,但定義上其實是所有的華語電影,都可參賽。除了中港台三地,也曾出現新加坡的《我在政府部門的日子》、產地澳洲的《意》,角逐金馬獎。而全片主要以南島語系語言為主的《賽德克巴萊》,也以「華人地區所使用之主要語言或方言」的資格判定,角逐金馬獎。可以看出金馬獎的涵蓋性之大,加上公正性,才成為華語電影,或華人地區最大之國際性電影獎項。

既然金馬獎身為國際性影展,當然就會把台灣電影,與其他國家或地區出產的華語電影放在一起比較。而影展競爭,誰能夠得獎本來就不是一定的事,如果用台灣電影沒有得獎,就要求停辦,可說是完全忽視金馬獎的國際影展性質,也完全不了解金馬影展的本質。事實上,在台灣電影最低潮的時候,金馬獎曾經出現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及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去獎勵拿不到大獎的台灣電影。去年,當主辦者發現台灣電影已經常常入圍最佳劇情片與最佳導演等大獎,與他國影片來競爭,便廢了年度台灣傑出電影獎,並將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改以獎勵非重要職位但貢獻良多的台灣電影人。可以說,台灣電影這幾年終於達到可以與中國和香港一同角逐金馬中的大獎的發展,即便角逐失利也不代表台灣電影整體的失利,為此而停辦更是忽視了這幾年台灣電影人對競爭力提升的耕耘。

如果想要台灣電影自己競逐獎項,台北電影節早就存在了呀!今年在金馬失利的張孝全、張榕容、張書豪、郭采潔,分別獲得了台北電影節的最佳男女主角、男女配角。他們都有著極為出色的表演,即以雖然國際性的金馬影展沒有獲獎,但在僅以台灣電影為入圍資格的台北電影節,都獲得了鼓勵與殊榮。所以要鼓勵台灣電影,金馬獎不需要停辦,而是要提高台北電影節的頒獎規模與關注度,讓台北電影節成為像中國金雞獎、百花獎、香港金像獎般受矚目的國內獎項,這才是解決之道。而且相信台灣的電影質與量,也慢慢進步到可以撐起純台灣電影競逐的影展規模了,期待台北電影節的持續發展。

今年得獎名單重創台灣電影?

2010年第47屆金馬獎,最佳劇情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新導演、最佳創作短片、最佳紀錄片、最佳新演員、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美術設計、最佳原創電影歌曲、最佳音效共13座獎項,全由台灣人及台灣電影所拿下。那一年,我可以說得獎名單重創中國與香港電影,或說金馬獎甩了中國與香港電影圈一巴掌嗎?

正好就是那一年台灣電影比中港好,今年中港電影比台灣好,如此而已。今年入圍的台灣電影中,《女朋友男朋友》為楊雅喆導演第二部片、《星空》為林書宇導演第二部片、《逆光飛翔》為張榮吉導演第一部片、《寶米恰恰》為楊貽茜與王傳宗導演第一部片、《候鳥來的季節》為蔡銀娟導演第一部片,不是第一部就是第二部,但他們的競爭對手,都是中港經驗較豐富的導演們。今年失利,未必未來就會失利,從作品中都可以看出這些導演的未來性,相信這些導演未來都還會持續扣關金馬獎。

而得獎與否,我也不認為就能代表今年台灣電影的好壞。事實上今年的台灣電影其實帶給觀眾許多,透過苦澀的愛情故事,帶出威權邁向民主後被遺忘的反抗熱情的《女朋友男朋友》、集結了台灣影壇黃金新世代的演員的愛情商業片《愛》、追求自我認同的青春愛情片《寶米恰恰》、追逐夢想,溫馨動人的《逆光飛翔》、描繪青少年面對失和與單親家庭中內心掙扎不安的《星空》、對貧富城鄉差距,外籍配偶展現關懷與批判的《候鳥來的季節》,今年台灣片其實相當繽紛,質也很好。而演員部分,雖然獲得金馬的只有桂綸鎂一位,但同片中張孝全、張書豪,《逆光飛翔》的張榕容,《愛》的郭采潔、陳意涵、阮經天,《候鳥來的季節》的莊凱勛、白歆惠,《寶米恰恰》的黃姵嘉,這些演員都帶給我們非常精彩動人的演出。這些導演還很年輕,這些演員還很年輕,我不覺得台灣電影有悲觀的理由。

台灣電影侷限在小情小愛?

常常有人說,台灣電影因為環境與技術侷限,所以都拍些小情小愛的片,類型太少。對此說法,我有兩點不認同。首先,台灣這些年競逐金馬的電影中,就有許多非青春愛情的電影,《賽德克巴萊》、《當愛來的時候》、《第四張畫》、《父後七日》、《不能沒有你》、《台北星期天》、《艋舺》、《一席之地》等等,不能因青春愛情片較這些片能見度高,就說台灣電影類型以青春愛情為主。第二,那是屬於他們的創作。拍台灣電影要賺錢不容易,即使是小情小愛,不賣座的也比賣座多。所以扣除掉為了賺錢因素,台灣許多導演是為了喜歡拍電影而拍,既然如此,他們選擇自己喜歡拍的題材,以及擅長拍的題材,就算是小情小愛,又如何?像是侯季然導演與陳駿霖導演,就是有辦法拍出可愛浪漫的愛情片,事實上票房也都不好,但他們還是持續地拍,因為那是他們的創作。

台灣這幾年出了很多好導演,他們的特色與能力,都是獨樹一格,值得關注的。除了大師級的侯孝賢、張作驥持續創作外,早就出道的幽默大師陳玉勳、台灣歷史情懷的魏德聖、關懷力道強而影像風格美的鍾孟宏、有著反抗威權熱情的楊雅喆、擅長描繪青少年內心掙扎不安的林書宇、創作力十足的鄭有傑、營造魔幻愛情的侯季然、清新可愛的陳駿霖、都會風趣的蕭雅全,其他如沈可尚、何蔚庭等,台灣好導演越來越多,自然風格與類型也將越來越多。

台灣電影的好無可取代

如果我不是台灣人,在看《海角七號》時,我可能不會了解台灣因經歷國民政府威權而腐敗的統治,引發對前殖民者產生懷念的那種矛盾情結,也可能看不懂飾演客家人的馬念先角色,是因為客家族群的勤奮特質,感動了閩南人馬如龍。如果我不是台灣人,在看《女朋友男朋友》時,我可能不會了解野百合學運對台灣民主歷程的重要性,也可能無法了解學運世代執政的背景與發展。

如果我不是台灣人,在看《一席之地》時,可能不了解其中的紙紮屋意義是甚麼,恐怕也不會懂《父後七日》中要找一個孝女白琴的原因。如果我不是台灣人,《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放的天燈我也看不懂,《南方小羊牧場》裡的南陽街代表甚麼我也不知道。如果我不是台灣人,在看《九降風》時,我可能不認識最後一幕的廖敏雄,在看《寶米恰恰》時,不知道客串籃球教練的錢薇娟,曾是很重要的台灣國手。

而因為我是台灣人,在看《不能沒有你》時,我對台灣僵化的政府體制感到憤怒;在看《第四張畫》時,我對弱勢家庭兒童問題感到心疼;在看《候鳥來的季節》時,我對台灣的住宅、醫療、社會福利,甚至對雲林的環境問題,都感到擔憂。我無法騙自己那只是電影的情節,因為那是台灣的電影,這些事發生在台灣,在你我的身邊。

我喜歡看台灣電影,因為,能讓台灣人產生特有的文化親近感,也能讓台灣人持續關心台灣問題,讓台灣更好,這是台灣電影的無可取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吳玄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